《石道》第57课:探索石头的丑、怪、瘦,理解其深厚的天道寓意

发表时间: 2021-11-19 05:10

《聊斋志异》里有一篇短文,名字叫“杜小雷”,不妨抄录如下:“杜小雷,益都之西山人。母双盲。杜事至孝,家虽贫,甘旨无缺。一日,将他适,市肉付妻,令作馎饦。妻最忤逆,切肉时,蜣螂其中。母觉臭恶,不可食,藏以待子。杜归,问:'馎饦美乎?'母摇首,出示子。杜裂视,见蜣螂。怒甚。入室,欲挞妻,又恐母闻。上榻筹思。妻问之,不语。妻自馁,彷徨榻下。久之,喘息有声。杜叱曰:'不睡,待敲扑耶?'亦竟寂然。起而烛之,但见一豕。细视,则两足犹人,始知为妻所化。邑令闻之,絷之。使游四门,以戒众人。谭薇臣曾亲见之。”显然,在这则短文里,杜小雷的恶妻“变形”成了猪。

同样,在《聊斋志异》里,类似的“变形”有:人变虫、变虎、变狐、变鬼,狐变成人、鬼变成人,等等,它们是很多的。人们在阅读它们的时候,也都见怪不怪了。

这些情况说明了,抽象的“变形”艺术创作手法,它在我国古代已经被运用于创作和欣赏活动中很久了。

然而,如果将这个“变形”的鉴赏理念运用到欣赏奇石的抽象形式中,那就不仅仅是“与时俱进”了。比如长江石《侯上封侯》(见图1),

图1,侯上封侯,长江石,4*3*6cm 湖南·程文芳 藏

据该奇石收藏者、湖南的程文芳先生介绍:这方奇石,倒过来看,一开始题名为“阿诗玛”,后改为“西施献舞”,“西施蔓舞”,再后来改名为“人上人”。最后,根据《石道》良言有关的“奇石题名及其方法”的学习,即现在的图1方式来看,进一步题名为“猴上加猴”了。当然,根据谐音,将它的题名最后确定为“侯上封侯”。这样的题名,听着就让人觉得大吉、大利。显然,程先生的“题名”过程,就是不断地利用自己的瞬间感觉和瞬间领悟,从而使之不断“变形”、相互吻合的过程。

为什么在文学作品中,要将人变为猪?而程先生又将该石表面构图中的人变成猴呢?

这就是文化的暗示作用。在这里,人们在潜意识中运用了“仿同”和“集锦”的心理程序。所谓的“仿同”,就是把人的行为类似豕,或者人的形状类似猴,等等;所谓的“集锦”,即把豕与人合成,把人和猴合成,等等。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仿同”和“集锦”是人们潜意识运作中的基本程序。

当然,我国文化中的“仿同”和“集锦”,以及在“石文化”中,即“石道”中运用该策略,它与西方提出的“具象抽象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具象抽象形式”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就更加偏爱“表现性抽象形式”和“构成性抽象形式”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能指”世界与“所指”世界的区别。奇石形式的具象世界,比如奇石形状像人、或像动物、或像植物、或像其它;以及奇石形式的意象世界,比如奇石形状像自然界的山水;等等,它们所构成的世界都是纯客观的世界,即“能指世界”。这样的世界距离人们所追求的意义世界不仅遥远,而且难以捉摸。

而奇石形状丑的世界、怪的世界,即奇石“表现

图,满文遗韵,乌江石

性抽象形式”,比如2021成都石展:首届“女娲奖”获奖奇石——乌江石《满文遗韵》(见图2),其表面白色所形成的文字一样的构图,既让人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印象,又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喜悦,具有非常强烈的表现性。

当然,那种表现性所带给人的情绪上的变化,它与具象类奇石形式相比,或者意象类奇石形式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前者更容易让人与其形式的意义世界相关联,而后者则容易让人产生歧义。

同样,那些“构成性抽象形式”,比如山东威海

图3,天书,长江石,山东威海市·戴远鹏 藏

的戴远鹏先生收藏的长江石《天书》(见图3),它则是历代书家们心中的世界。

当然,奇石“构成性抽象世界”的典型范式——奇石“米芾”系列的“瘦、皱、漏、透”的形式,那是纯粹的形式,那个纯粹形式所构成的世界是纯粹的形式世界,更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世界。

显然,这样的世界,其本身就是不存在情感的世界,因此,它也不能够让欣赏该奇石形式的人产生情感。但是,这样的奇石形式世界却能够让人更容易接近意义世界,即“所指世界”。

二、“田园世界”与“当代世界”的区别。当代社会,互联网、智能化、芯片,等等,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再去歌咏“悠然见南山”等情怀,那么,就没有人会不喷饭的?!

三、直观世界与直觉世界的区别。只有摧毁了感官世界的“真实”,才算是摧毁了旧的形式、旧的观念、旧的世界,即从直观世界的形式进入到了直觉世界的形式。

比如长江石《侯上封侯》所表现的具象的抽象形式,比如乌江石《满文遗韵》的表现性抽象的形式、英石《袅云》的构成性抽象的形式,等等,人们在这样的形式里都能够立即由必然王国进入到了自由王国。

该方面的内容特别多,笔者在下面的四个讲座中,将之提炼成四个奇石范式进行解读。

当然,该方面的理论性东西、详细内容等,笔者已经用了四个章节在《石道》第二卷第52章至第55章里进行阐释,有兴趣的石友可以关注该方面的动态。

吕耀文于“二为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