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滤真的只是无用的茶具吗?我亲自体验后告诉你

发表时间: 2023-09-07 16:17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早晨,依旧是雨雨雨。

据说“海葵”是台风龙王的替补名,2005年被废除,十八年后又回来了。

龙王的威力果然很大啊。

李麻花跨越了大半个福州来接我,打工人风雨不改上班,有点悲催。

路上没有听音乐,改成听路况广播。

从昨天开始,就不停有人打电话进来说,哪哪积水严重,哪哪路被管制了,哪哪出事故堵路上了。

下雨天,路上几乎见不着人。

安静地彻底,只听到雨打在车窗上,细细的声音。

树叶被淋得湿漉漉,绿得发亮,小小的水珠挂在松枝上,花掉在泥土里,雨水落在湖面上,鸟儿在草地上散步。

万事万物,生动可爱。

照例是烧水泡茶,称了5克白牡丹,用沸水冲泡,快进快出,茶汤落入公道杯。

其中,有些小碎叶,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从盖碗里“出逃”,来到公道杯里。

或许在一部分茶友眼中,这杯茶汤是“不完美”的。

他们为了泡出一杯晶莹剔透,完美无瑕的汤水,通常要在公道杯上架起茶滤。

把那些碎叶茶渣,全部隔绝在滤网上。

《2》

然而,老茶客都知道,村姑陈基本不用茶滤。

在平时的图片和视频中,几乎看不到茶滤的身影。

每天的习惯是,把茶具洗干净,烫壶温杯以后,投茶、注水、合盖、出汤、沥干,一气呵成。

根本没有茶滤出场的机会,更没有给它预留位置。

可能在外人眼里,村姑陈这种泡法太“粗糙”了,连一个茶滤都不用。

然而,真心不是我偷懒。

而是,根本没有必要呀!

茶滤作为茶道六君子之一,在刚刚引入大江南北茶客的茶桌上时,深受大家的喜爱。

它解救了在日常泡茶时,被茶渣着困扰的朋友。

原因之一,是茶具的开口太大,碎茶不受控制地掉出来;

原因之二,则是茶叶本身碎渣太多,难以避免。

不管哪种原因导致,若是不小心把茶渣喝进嘴里,那就很尴尬了。

吃进去也不是,“呸呸呸”更是有碍观瞻,大大影响了喝茶体验

茶滤的出现,便是专门用来过滤茶汤中的碎茶。

不仅可以使得茶汤更加清透、明亮,以便更好地观察汤色,提升茶汤的美感,还能提升品饮时的口感。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人都过度依赖着茶滤。

泡茶技术不好?茶叶泡得不好喝?茶渣经常掉出来?……

没关系,用茶滤就能减少80%的问题。

从小时候起,随着功夫茶进入内地,村姑陈就看着长辈们用盖碗泡茶。

彼时,流行的还是湿泡台。

大大的湿泡台,总是湿淋淋的,不用特意清洁,每次泡茶的时候,都往上面倒汤汤水水。

它们会顺着水管,流到底下的废水桶里。

所有的茶具,包括茶宠,不管用或者不用,都要摆在茶盘上。

仿佛谁的茶盘上,花样越多,工具越复杂,就越能突显自己的“专业”。

不过到了现在,干泡台兴起,讲究的是茶桌整洁、干净、井然有序。

因此,大部分的茶客发现,茶滤似乎也不是很必要的,于是把它收起来。

简约风的茶桌,实用为上的茶具,精简才是王道。

《3》

今天,为什么茶滤渐渐变得不再那么“实用”了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在做什么都追求极简的时代,喝茶不用茶滤,是很正常的事情。

况且,一杯茶汤好不好喝,和茶滤的关系真心不大。

比起茶滤,应该更看重茶叶的品质,以及泡茶的水温、水质、茶具、手法、出汤时间等等。

而不使用茶滤的优点,就是方便。

随着现代制茶技术的提高,一些散茶条索完整,制茶严谨,叶片干净,不使用茶滤也能泡出澄澈的汤水。

即使有少许的碎茶不小心掉出来了,沉淀到底部就好。

沉淀以后再分汤,就不至于喝到满嘴茶渣了。

第二,茶滤会过滤掉茶叶身上的茶毫。

想必很多人都发现,在冲泡一些比较细嫩的芽叶时,汤水里会飘着密密麻麻的“毛”。

乍一看,还以为是脏东西。

可仔细观察后又发现,这些“毛”并没有影响汤水的干净程度。

甚至于,还增加了茶汤的稠滑度。

实际上,它们是茶叶身上自带的茶毫。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白茶,不炒不揉不杀青,工艺简朴,保留了茶叶最原生态的模样。

并且,因为制作白茶的树种,是大白和大毫,本就长着浓密的茶毫,茶毫如银似雪,又被叫做“白毫”。

白茶身上的白毫,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茶氨酸。

汤水中的白毫越多,意味着茶氨酸含量越高,口感就越是鲜爽稠滑,还能为身体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

但如果在泡茶时,使用了茶滤,这些茶毫就会被隔绝在滤网上,无法全部溶入汤水中。

无形之间,便影响了一泡茶的原汁原味,也让喝茶体验大打折扣。

第三,茶滤很难保证干净卫生。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茶滤,都是金属材质。

金属虽然稳定、耐高温,但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在潮湿的条件下,很容易生锈。

并且,细密的滤网,如果没有及时清洗,必定会积累茶垢。

从卫生角度来说,茶滤并不实用,甚至会影响茶汤的口感。

长此以往,喝这样不干不净的茶汤,是否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难以保证。

《4》

茶滤真的一无是处吗?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茶滤还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

比如,当你遇到了一泡特别特别碎的茶。

在正常情况下,干燥的茶叶,大部分都比较完整,而只有一小部分因为不可抗因素,会出现破碎,形成碎茶。

这种情况,自然沉淀就好。

可如果买到的茶叶,品质不好,或者是边角料,又或者因为暴力运输压碎了。

按照标准流程,冲泡、出汤,就会有大量碎茶流出到公道杯里。

喝起来,口感并不好。

彼时,就可以请茶滤出场了,在一定程度上,能挽回茶叶的味道。

又比如,当你在喝茶饼撬碎下来的部分时。

同理,紧压的茶叶,也很干燥,想要撬下来喝,需要用到茶刀或者茶针。

就算是技术非常高,经验老道的茶客,都没有办法做到一点碎茶都没有。

更别提那些撬茶饼的新手,稍微方法不对,就会造成满桌的碎茶。

扔掉可惜,泡来喝又太浓苦。

用茶滤的话,就能解决口感上的问题了,还不浪费好茶。

当然,茶滤每次用完以后,要及时清洗,并且日常放在阴凉通风处,保持干燥,避免生锈。

《5》

最后来总结一下吧。

茶滤用不用,其实还是看个人习惯。

而建议是,如果只是为了保持茶汤干净,不想喝到碎茶,其实使用的意义并不大。

只要提高自己的泡茶熟练度,控制好开口大小,就能最大程度避免碎茶出现。

沉淀以后,分汤品饮,照样滋味浓醇。

可如果是强迫症,容不得一点碎茶。

或者还是泡茶初学者,担心碎茶会影响口感,浪费好茶。

那么,可以用,但最好不要过度依赖。

不使用茶滤,照样能冲泡好一杯茶,关键是熟能生巧。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