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竹雕艺术:典藏精品一览

发表时间: 2016-01-10 15:57

透雕刘阮入天台竹香筒

明 朱缨

高16.5厘米,口径3.6厘米

明晚期(1522—1644)

1966年上海宝山顾村明朱守诚墓出土

朱缨(1520——1587),字清甫,号小松,嘉定竹刻名家朱鹤之子,不仅竹刻技艺超迈前辈,且书画皆工,为世所珍。朱缨(1520-1587),字清父(甫),号小松。嘉定人。朱鹤子。工小篆及行、草,画尤长于气韵,刻竹师承家法,名著一时。著有《小松山人集》。

此香筒布局层次分明,人物神态生动,构思精妙,运刀娴熟,是罕见的艺术珍品。香筒作长筒形,两端有盖和底,盖、底为檀木所制,刻有蟠螭纹。器身以浅雕、浮雕、透雕、留青等技法,表现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两仙女所留,并在此行酒作乐的神话传说。古松老藤下一男一女在石案左右盘坐对弈,一老翁居中观棋。松干之后是半开的洞门,洞口一女子执扇俯视,门匾上刻阳文篆书“天台”两字。1966年上海宝山顾村明朱守城墓出土。筒身图案以六朝志怪小说《幽明录》中所载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遇神仙的故事为题材创作。筒身画面层次丰富,刻画细腻入微。人物双眼及枰上棋子用角质材料嵌成,倍觉精细有神。两端配有紫檀木制的底和盖,上饰浅浮雕盘螭纹,内心均有一用于插放线香的小孔。朱缨的名款刻于洞府门匾阳文“天台”二字之左,为阴文“朱缨”和阴文小印“小松”。史载朱缨以雕刻人物见长,其刻竹木古仙佛,“见者比于吴道子”,“刀锋所至,姑亡论肌理肤发,细入毫末,而神爽飞动,恍然见生气者”,见者“咸谓其工非人间所宜有”。从此件香筒上人物的刻画来看,足以证明记载的不虚。

沈大生 深浮雕庭园读书图竹笔筒

明晚期(1522—1644)

高14.9、口径15.5×13.1厘米

上海博物馆

沈大生,字仲旭,又字禹门,号禹川,嘉定人。活跃于明万历、天启年间,康熙十四年犹在。以医为业,诗画俱擅,刻竹工朱氏深刻法。刻竹宗朱氏镂雕之法,采用深浮雕、透雕、浅浮雕等多种技法,构思独特,刀工精致。此笔筒是其代表作。

竹筒椭圆形,呈琥珀色,莹洁光润。作者就竹段宽阔一面构图借以拓宽画境。画面以圆形门洞取景,刻两女子庭院读书情景。右侧苍松湖石,其后间隔庭院,庭中碧梧如洗,写出新秋景色。梧桐下两女子一坐一立,中横桌几,正展卷对读。右有圆凳石案,上陈瓶花、书函、香炉等。栏外芭蕉二三茎,绿荫甚浓。款识“禹川沈大生制”六字。

笔筒截面为椭圆形,纹饰布置于筒身之一侧,借月洞门为圆形开光,右侧以老松湖石破之,松干上阴刻楷书“禹川沈大生制”,门洞左侧阴刻楷书 “儋石山房珍藏”。门洞内桐荫之下,二女子一坐一立,隔案相对。其右侧石桌上罗陈书籍、香炉、瓶花之属。栏杆后蕉荫绿天,更见幽邃。画面细腻精雅,宛然如真。在技法上高浮雕,透雕和浅浮雕参酌用之,平刀、圆刀融合互见,形成虚实、疏密、曲直、繁简、轻重、刚柔等诸要素的对比,使画面丰富充实。 “工朱氏雕镂法”的沈大生,作为身历明清二代的竹人,作品细节的处理更见细腻精微,与所谓“前明制度浑朴”渐行渐远,在审美趣味上是清盛期嘉定竹刻华美风调的先声。

吴之璠 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

清早期(1644-1774)

高15.4、口径12.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笔筒一面浮雕三国时东吴名媛大小乔咏读书卷的画面,风鬟雾鬓纤毫毕现,丰肌美姿有不胜绮罗之态。杌、榻、文具、瓶、炉、花、尊等道具也镂刻得一丝不苟,烘托出恬静清雅的书香气息。另一面刻阳文“雀台赋好重江东,车载才人败下风。更有金闺双俊眼,齐称子建是英雄。吴之璠”,阳文印“鲁珍”,阴文起首印“宝”。纹饰之外,悉剔为平地,使花纹微微高起。肌肤润泽的竹丝素地与精雕细刻的纹饰对比明显,相映生色。在吴氏“薄地阳文”样式的作品中,此件浮雕凸起度较高,接近高浮雕,可见吴之璠在技法上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程式,而是根据艺术需要灵活处理。

吴之璠 刘海戏蟾图笔筒

清早期(1644-1774)

上海博物馆藏

周乃始竹刻蕉荫读书图笔筒 上海博物馆藏

[清]字万周,又字右文,号墨山,嘉定(今属上海市)人。诗、书、画皆有味外味,余事寄兴刻竹,尤善刻芭蕉丛竹。性跌宕,能高歌,善说书。舆同里孙松坪、陈道山、张紫庭结诗酒会。《竹人录、思薛斋笔记》。这就是上海博物馆藏有其浅刻芭蕉人物笔筒一件。

清竹根雕群仙祝寿山子

摄于上海博物馆“竹镂文心”特展

(1644——1911),高约40CM,潘慧因捐赠,上海博物馆藏。这件作品单列发帖,是因为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景似仙境,是一件值得细品的佳作。特别要提出的是,展签上的年代1644——1911,时间跨度很大,这是专家们的严肃制学态度所致,值得赞赏。我认为无法考证的作品,只能估计,不作定论,这在我网以后的鉴定中应值得学习参考

潘西凤留青竹石图笔筒

潘西凤(1736—1795),字桐冈,号老桐,别署天姥山樵。浙江新昌人,侨居扬州。清代康乾时期竹刻家、篆刻家。王虚舟弟子,工书法,精于刻竹,名重于时。曾选佳竹摹刻《十七帖》,精妙绝伦,翁方纲为之跋,嘉庆年间被收入内府。亦治印,有古风,刀法圆润浑厚,名盛于时。潘西凤刻竹,多以“平面浅刻”为主,其浅刻风格略似周芷岩的“铁臂淡描”及郑云樵的“陷地阳文”,但又更为清简,别有风味。所制作品与濮仲谦有相通之处,擅长阴刻、高浮雕、浅浮雕、留青等多种刻法。尤擅浅刻菊花,技艺精湛。

精于刻竹以浅刻见重。与郑板桥友情甚笃,称其为濮仲谦以后金陵派竹刻的第一人,曾有诗云:“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逢人劝读书,试看潘郎精刻竹,胸中万卷待何如?”。

附上 2012年竹镂文心—上海博物馆竹刻艺术特展竹雕作品清单

“竹镂文心—上海博物馆竹刻艺术特展”

竹刻是在我国悠久深厚的竹文化与竹工艺传统的基础上, 随着明代中后期文房雅玩鉴藏之风的兴起而成熟的特种雕刻艺术,是文人艺术与民间雕刻工艺相互交融的结晶。从明代直到20世纪中叶的竹刻艺术史,可以概括为三大潮流:以嘉定竹刻为代表的“深刻”、滥觞于金陵濮澄的“浅刻”以及别具风韵的“留青阳文”。上博展览分为“嘉定独诣、金陵宗风、留青别裁”三部分,系统展示了明、清、近现代的竹刻名家名作与不同流派、地域风格的竹刻精品。上海博物馆自身藏有众多竹刻名家精品,这次特展还征集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珍品190件,殊为难得。

1 朱鹤(“嘉定三朱”(朱鹤、朱缨、朱稚征)之一)竹雕松鹤笔筒 明中晚期 南京博物院

2 明晚期金陵派刻竹开山之祖濮澄的作品 竹根雕松纹壶 故宫博物院

3 周颢 竹刻笔筒 清早期

4 邓孚嘉 竹根雕蟠松洗 清早期

5 潘西凤(郑板桥称他的技艺为濮仲谦之后,金陵派竹刻第一人。)竹根笔筒 清早期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6 潘西凤 留青菊石图笔筒 清雍正四年(1726)

7 王梅邻 竹雕山村归客图笔筒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8 程庭鹭 竹刻寒木图臂搁 清中期

9 尚勋作品之一 清 留青溪船纳凉图笔筒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10 尚勋作品之二 留青桐阴候茗图笔筒

11 竹刻扇骨(曹世模 书画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曹世楷 摹行书兰亭序 清中期;朱鋐 耄耋庆寿图 清中期)

12 竹根雕八仙笔筒 清

13 竹根雕松石人物山子 清

14 竹根雕桃蝠洗 清

15 留青人物楼阁图笔筒 清 故宫博物院

16 留青罗科草书臂搁 清晚期

17 张楫如 竹刻摹古泉币扇骨 1917年

18 金绍坊作品之一 竹刻沁园公遗像臂搁 1922年 (金绍坊(1890-1979) 字季贤,号西崖,是现代著名竹刻大家,王世襄的四舅父)

19 金绍坊作品之二 ,留青梅窗图笔筒 ,1923年

20 金绍坊作品之三 ,留青饯春图臂搁, 1924年

21 庞仲经 竹刻摹古彝器扇骨 20世纪上半叶

22 徐素白 留青百花齐放图臂搁 1956

23 徐素白 留青竹虫图小筒 1957年

24 冯力远1957年 竹刻摹白石画虾镇纸/竹刻摹静簋铭镇纸

25 支慈庵 留青花鸟挂饰 1957

26 潘西凤竹根印(中国古代的印章用材,除官印有一定规定外,民间私印一般是不受限制的。金、银、玉、玛瑙、水晶、瓷、石、木,竹等均有涉及。竹根(节)入印古已有之,是传统的印材之一。)

27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