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为何从不压饼到现在频繁出现?

发表时间: 2023-02-21 12:1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友说,他周末出去斗茶了。

带的是我们家的白毫银针饼,小小一个(100克),巴掌大小,塞在包里刚刚好。

说起最近几年,白茶压成小饼,是一种趋势。

原因很简单,因为价格开始起来了,慢慢变贵了。

特别是白毫银针、牡丹王等,单价高了,喝得起的人便少了。

茶农为了保持销量,就尽量选择压小饼,降低价格。

或许在过去,想要喝到一块白毫银针饼,需要花一千多元的价格。

而到了现在,想尝尝味道,又不想收藏,买小饼足矣。

花最少的钱,喝高端的茶,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小饼方便携带,和朋友约茶、斗茶,简直是最完美的选择。

茶友又继续说,他带出去的白毫银针饼,被朋友鄙视了。

理由是,好茶不压饼,能舍得拿去压饼的白毫银针,能是什么好茶?

村姑陈似乎可以猜想到,屏幕对面的茶友,内心必定是满满的委屈。

同时,也为白毫银针饼感到难过。

被误解的滋味,真心不好受。

《2》

好茶不压饼,这是真的吗?

当然不对。

实际上,白茶的品质如何,和形态并没有直接关系。

但茶圈中,仍然存在一批只喝散白茶,并且极度拥护散白茶的群体。

在他们看来,所有压饼或者压砖的茶,都是边角料、垃圾茶。

甚至还有人说,只有卖不掉的白茶,才会压成饼,将来正大光明地卖老白茶。

而在大众眼里,白毫银针是高端茶。

春茶季里,第一拨采摘下来的芽头,饱满壮硕,充满着能量。

如此优秀的白茶,压成饼,就成了某些人口中的“暴殄天物”。

尤其是不知内情的茶友,还真的很容易被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蒙蔽。

其实,白茶压饼,是一种旧例。

再追溯到宋朝,在当时,绿茶也是压饼的。

比如,宋人喜欢吃的点茶,用的大都为蒸青绿茶。

采下来的绿茶鲜叶,根据流程,蒸汽杀青,再压饼烘干。

等到要喝的时候,就先把一部分茶饼撬下来,弄成茶末后,筛掉粗大的部分,只留下细腻的碎末。

之后,倒入适量的沸水,让茶沫浸润,用茶筅进行搅拌,直到表面上出现白色的泡沫。

最终,连汤带叶,一起吃进肚子里。

要知道,点茶的技艺,是从前贵族的文艺活动。

虽然实用性低,又花哨繁复,逐渐被社会淘汰,但在当时,却是顶级的奢侈品。

除此之外,用黑茶压成的茶饼、茶砖,在西藏和蒙古通商时期,也成为了一种特色。

可见,白茶饼的流行,并不是偶然。

人们对茶饼的喜爱,从古至今,不曾改变。

《3》

人们喜欢白茶饼,大多是喜欢它那醇厚的风味。

很多新茶友,接受不了散茶的清新、鲜爽、温柔的风味。

由于国人过去的喝茶习惯,还比较随意,就是拿保温杯或者大茶缸,闷泡茶叶。

久而久之,喝茶的口味就变得越来越重。

唯有苦涩、刺激、浓酽的茶汤,才觉得是“茶味足”。

而喝散茶,他们往往会认为,味道太淡了。

相比之下,经历了破壁的饼茶,味道更加浑厚、浓郁,符合广大茶客的口味。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热衷于喝饼茶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饼茶的果香。

白茶压饼的过程中,要经历蒸软,包揉,压制定型和烘干,细胞中有大量的细胞被破壁,细胞液大量溢出。

其中,含有丰富的果胶物质,与氧分子进行接触和物质交换后,还很容易生成果香。

这种果香,是饼茶专属的,而散茶没有。

因为散茶的细胞壁相对完整,细胞液流出的概率就相对低。

所以,散茶的鲜爽感强烈,更讲究原汁原味,喝起来,更贴近白茶鲜香醇爽的风味特点。

饼茶的味道则更成熟,更醇厚,更有浆感,同样也收获了一批茶客的喜爱。

另外,如果是高山的寿眉,原料好,工艺好,储存后,还会生成极稀罕的枣香。

要知道,不少人喝老白茶的真实目的,都是为了一尝枣香的魅力。

那股温暖的、清新的,类似于红枣皮煮水的芳香,让人着迷。

《4》

最后要说回到,白毫银针压饼的问题。

先说结论,白毫银针是可以压饼的。

而之所以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流行,一方面是喜欢喝白毫银针的人变多了,需求增加了。

过去,大家都知道白毫银针好,营养价值丰富,是白茶里最尊贵的茶。

在精神世界里,将它高高捧起。

可回归现实,能喝懂白毫银针的人,寥寥无几,销量更是远不如白牡丹,只道是“高处不胜寒”。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开始慢慢喝懂白毫银针的鲜爽,它的香气和滋味也渐渐被大众接受。

更重要的是,茶氨酸对身体的益处,不再是秘密。

所以,白毫银针熬出头了,拥有了一大批属于自己的粉丝。

于是,茶农才敢开始批量压饼。

有需求,才有市场。

如果再把时间倒退回十几年前,无人问津,压饼还会增加成本,谁会愿意去做呢?

另一方面是因为,白毫银针本身产量低。

前面也提到,过去喜欢喝白毫银针的人少。

所以,为了能有更好的销量,茶农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估计以及客户的需求,来采摘茶青。

在没有多少人喝得懂白毫银针的年代,茶农便不敢多采,也不敢多生产。

万一加工出来后,卖不掉,岂不是亏大了?

况且,谁又能预料到,如今老白茶如此吃香,若是能有一饼10年前的白毫银针,必定是有价无市,人人疯抢。

因此,产量少,压饼更是成为了奢望。

时至今日,随着白毫银针产量增加,以及大家喝茶风味的多元化,压饼完全是大势所趋。

关于养分流失的问题,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

村姑陈对比过两款白毫银针,它们是同一年份、同一批原料,且在同一个仓库里陈化。

只不过,一个是散茶形态,另一个是饼茶形态。

虽然在香气类型上有所区别,但陈化的效果,包括汤水的稠滑度、饱满度、内质丰富度,都是相当的。

这意味着,只要茶叶品质足够优秀,养分充足,压饼时的损耗,微乎其微。

《5》

如今的市场上,你可以买到白毫银针散茶,亦可以买到白毫银针饼。

在品质相当的前提下,价格不相上下。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散茶和饼茶的营养价值,是相当的。

“好茶不压饼”的老黄历,也早就该翻篇了。

戴着有色眼镜喝茶,坐井观天,注定会与好茶失之交臂。

至于应该选择哪一种,还是要看自己的喜好。

如果是为了收藏,且家里空间够大,可以选散茶。

毕竟是原汁原味的,养分保留充足。

而如果是为了带出去斗茶,或者出差旅行时随身携带,则更建议买饼茶。

光是便携性,就秒杀了散茶好几条街。

归根结底,品质才是王道。

否则,劣质的茶,产区和工艺不佳,不论散茶或饼茶,都不值得买。

更多关于白茶饼的知识

好茶不压饼,所以茶饼都是劣质茶?白茶饼的5问5答,真相来了

同样都是茶饼,普洱要醒茶、洗茶、润茶,白茶饼是否也要呢?

春白茶饼与秋白茶饼的区别?从芽头、叶片到茶梗,手把手教你分辨

白茶饼冲泡,要长时间坐杯?图解白茶饼正确冲泡方法!

往白茶饼茶里,加别的茶,就是压饼的唯一目的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