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7-12 16:15
赵孟頫所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只一本,此册是写给中峰和尚的。中峰释名明本,号中峰,元代高僧, 主持吴兴弁山幻住庵。元仁宗曾赐号佛慈圆照禅师。圆寂后谥普应国师。中峰小赵孟頫九岁,但赵对中峰执礼甚恭。
《心经》行书长卷 赵孟頫
此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行书册页装,3开。第1开前是清相国梁清标(棠村)题签和清张英、张照、励宗万等人跋,后是白描观音大士像。第3开前是白描韦陀像,后是明王稚登跋。每单开纵28.8厘米,横10.8厘米。此册原为清张若蔼旧藏,有“炼雪鉴定”、“晴岚居士”等印。乾隆时入清宫,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心经》原为手卷,入清宫后改为册页,并加装檀香木雕花夹板。《心经》前后的《观音像》、《韦陀像》是清人所绘。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为中峰和尚书赵孟頫行书《心经》全卷
为中峰和尚书赵孟頫行书《心经》全卷
该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运笔自如,清润流畅,自成面貌,但细分析起来,却又感觉它笔笔字字都自有来历。这源于宋代书画艺术到南宋未年已走向衰退。生活在这一时代的赵孟頫力图矫正时弊,有所作为。如同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托古改制一样,他在书画上,也以提倡“贵有古意”,来振兴颓势。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大家,他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功名亦何有,富贵安足计。唯有百年后,文字可传世。”幸运的是,到了几千年后的今天,赵孟頫的书画艺术品俨然成为举世之宝。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信奉佛教者就把写经作为积累功德的一种方式,但基本都是以楷书的形式来写,赵孟頫写的这一卷《心经》确实用行书写成,在史上算得上是首个。
赵孟頫礼佛虔诚,以元代高僧中峰和尚为师,常往吴兴弁山幻住庵拜佛参禅。而且,赵孟頫也虔诚的抄写了很多本《心经》。流传至今的至少有五种版本,而这一版本尤为珍贵。
自北朝以来,
佛教的信士往往自己写经,
或雇人写经以为功德。
但所写经卷均用楷书,
赵孟頫用行书写《心经》
在写经史上是一个创例。
为中峰和尚书赵孟頫行书《心经》
为中峰和尚书赵孟頫行书《心经》
白描观音大士像
为中峰和尚书赵孟頫行书《心经》1/6
经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
为中峰和尚书赵孟頫行书《心经》2/6
经文:
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
为中峰和尚书赵孟頫行书《心经》3/6
经文:
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
为中峰和尚书赵孟頫行书《心经》4/6
经文:
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为中峰和尚书赵孟頫行书《心经》5/6
经文: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
为中峰和尚书赵孟頫行书《心经》6/6
经文:
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弟子赵孟頫奉为本师中峰和尚书
白描韦陀像
【释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弟子赵孟頫奉为本师中峰和尚书。
注:中峰和尚:浙江钱塘人,俗姓孙。他早年出家,后主天目山中峰狮子院,称中峰和尚,与赵氏交往密切。据统计,赵氏写给中峰和尚的书札,有近二十札留存于世。
赵孟頫《心经》高清单页-1
赵孟頫《心经》高清单页-2
赵孟頫《心经》高清单页-3
赵孟頫《心经》高清单页-4
赵孟頫《心经》高清单页-5
赵孟頫《心经》高清单页-6
赵孟頫《心经》高清单页-7
将单字放大差不多十倍后可以清楚看到,此册心经健骨丰筋,体态修长。整体几无败笔。关于其创作年代,只能作大体推测,应是其四十岁后书法风格真正成熟的阶段。而结体、运笔又不见晚年学李北海之苍劲与练达。
【1】般
【2】若
【3】 波
【4】 罗
【5】 蜜
【6】 多
【7】 心
【8】 经
【9】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度
【10】一
【11】切
【12】 苦
【13】 厄
【14】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
【15】即
【16】 是
【17】 空
【18】 {+空即是色。} 受
【19】 想
【20】 行
【21】 识
【22】亦
【23】 复
【24】 如
【25】 是
【26】 {+舍利子!是} 诸
【27】 法
【28】 空
【29】 相
【30】{+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
【31】 减
【32】{+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
【33】耳
【34】 鼻
【35】 舌
【36】{+ 身意。无色声} 香
【37】味
【38】 触
【39】 法
【40】{+无眼}界
【41】{+乃至无意识界。无}无
【42】明
【43】{+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
【44】 无
【45】 老
【46】 死
【47】{+尽。无}苦
【48】集
【49】 灭
【50】{+道。无}智
【51】{+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52】依
【53】{+般若波罗蜜多故、}心
【54】无
【55】 罣
【56】 碍
【57】{+无罣}碍
【58】故
【59】 无
【60】 有
【61】 恐
【62】 怖
【63】 远
【64】 离
【65】 颠
【66】 倒
【67】 梦
【68】 想
【69】 究
【70】 竟
【71】{+涅槃。三世诸}佛
【72】{+依般若波罗蜜}多
【73】{+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
【74】神
【75】 咒
【76】 是
【77】{+大}明
【78】{+咒、是无}上
【79】{+咒、是无等等咒。} 能
【80】除
【81】 一
【82】 切
【83】 苦
【84】{+真实不}虚
【85】{+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
【86】谛
【87】{+波罗}僧
【88】{+揭谛。菩提萨婆诃。}般
【89】若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画像
在书法上,传说赵子昂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将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临摹了500遍,所以从书法的勤奋程度以及天分上面,赵孟頫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所以他能够“日书三万字”,才名冠绝天下。赵孟頫在楷书上能够比肩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在经历了宋四家的巅峰之后,还能够比肩于唐人,赵孟頫确实有着非凡的才能。
赵孟頫楷书吸取了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褚遂良等等大家的技法,形成自己的流动秀美、端庄优雅的字体。当然,赵孟頫还吸取了唐李邕的劲挺力健之势,方得其笔势流美遒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