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绳钓技巧网

揭秘:明朝男子如何将私房钱瞒过两任收藏家藏于木雕中

发表时间: 2024-06-17 18:14

揭秘:明朝男子如何将私房钱瞒过两任收藏家藏于木雕中

文| 赤晚

编辑| 赤晚

2016年,澳洲的一场拍卖会着实爆了冷门,一座木雕成功走进众人视线,成了争相热议的重点。

它里面竟藏有一张明朝银票!

大明通行宝钞”的字样做不得假,木雕的成交价不由得被再次估量,两任被蒙在鼓里的收藏家后悔万分。

一再惊叹,这明朝男子藏私房钱的手段着实了得,竟就这样流传600年,成了古董……

木雕里的银票

官方纸币的使用向来受国家管制,新发行的、被淘汰的都有其渠道,流通甚广,便于携带,就是难以保存。

所以当这张明朝的银票被发现后,他的价值就已经远远超出了寄生的木雕本身,众人由此热议也是应当。

集中讨论的问题不外乎就两个,一是这银票是如何保存至今被发现的?二是谁藏的?

题目简单,答案却是五花八门,手拿专业检测工具的专家们也着实想不到,竟是盲开了一个“真古董”。

2016年,澳洲拍卖会现场很是热闹,不管是来诚心交易还是看个热闹,多数收藏家现身于此。

手中待拍卖的物件也是一个比一个名气大,一圈观察下来,也就其中一个木雕颜色暗沉,年代不明,很是不起眼。

携它前来的主人细看之下,也颇有些神思不定,他当时收购不过就是看中了这副木雕的佛像模样。

放在手中细看,刀法流畅,佛像神情惟妙惟肖,莫说不是一件“宝贝”,但与珠光宝气的现场比,难免有些黯然失色。

信心减退,按例交由现场专家进行鉴定,为了保证拍卖会的格调和水平,能够进入最后拍卖的物件莫不是都经过了层层筛选。

木雕被专家小心接过,经过现代工具扫描成像,发现其腹中空空,底座下有一条用肉眼难以分辨的缝隙。

几经检查,专家们确定这并非雕刻痕迹,而是人为特意留下的。

木雕里面莫不是还暗藏玄机?

仔细想来,古人对于佛像推崇,想来放些物品供奉也情有可原,就不知是哪位名人的真迹。

话音刚落,现场众人就炸开了锅,大家纷纷猜测,最终的结果还未来得及确认,便已有人重新开始估算木雕价格。

令众人大失所望的是,经由专家小心取出的不过是一个被叠成2.5平方厘米的一张“纸”。

能被人如此隐秘存放,专家的态度不曾大意,小心翼翼的将纸铺平,竟是一张明朝的银票。

“大明通行宝钞”几个大字历经岁月磨洗还很是清晰,上面的“洪武”二字当是朱元璋在位时的年号。

这张银票卡在木雕缝隙里并未受到很大的损坏,密封完好,若是成真,当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经由现场鉴定,这张银票不存在任何作假的成分,就是明初时期流通的纸币,上面大写的“一贯”不由得令人晃眼。

一贯就是一千枚铜钱!

兑换下来,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500元,放在如今普通人家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更遑论是600多年前的大明朝。

众人不由得对这张纸币抱有极大的兴趣,收藏价值不必多说,惊得木雕主人没有出声。

若不是这场拍卖会,他竟是不知这佛像木雕里竟还有秘密,细想自己收购时的场景,并未听上一任收藏家说起。

如此来看,他并非是被瞒住的第一人。

消息很快就被爆了出去,这张明朝银票可是实打实的古董,若是所记不错,这是目前国内明朝银票面值最大的一张。

争相观看者无数,木雕的价格自然就跟着水涨船高,第一任收藏家听闻消息,莫不错愕。

心中后悔肯定是有的,但想起当时转卖的画面,更多的是无奈,若非家中遭遇变故,想来也是不会出手的。

最初购买时,卖家只说是家传之物,并未告诉他内有乾坤,随后转手也就没有细细查看。

如今铺天盖地的新闻莫不在一遍遍提醒着过往的粗心,他想来捶胸顿足也不为过。

银票和木雕是一体之物,从拍卖会的边角处一跃占住了中心位,众人围绕其话题不断展开。

朱元璋建立明朝,武力镇压不休,国内流通的纸币一时不受控制,随着发行数量的增多,贬值严重。

不值钱自然就不被重视,到了清朝统治时期,明朝纸币更是被明令禁止,不能用的金钱就是一张废纸。

百姓生存已是不易,留些没用的“废纸”不免添乱,若是因此被当政者安上罪名,不免得不偿失。

由于一系列的历史原因,能够保存下来的纸币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对比之下,这张藏于木雕之内的银票就显得更为重要。

可是,这张银票为什么会被人放进木雕里面呢?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而为之?众人猜测不清。

来源定位私房钱

自从新闻被曝出后,就可以说大家对于银票藏于木雕中的原因议论颇多,始终没有定论。

视线转向木雕的第一任收藏者,据他回忆,当时他注意到此座木雕也纯属巧合,细看之下,很是惊奇。

时逢国家动乱,举家搬迁者无数,更不要提家中俗物,卖家声称这木雕是祖上遗物,唯恐被侵略者掠夺而去。

便宜了旁人倒不如补贴家用,由于急需买家出手,即便是祖物也并没有太过分的要价。

收藏者家中藏宝无数,自然是出得起价钱的,再加上对木雕工艺的惊艳,没有过久犹豫就买进了家中。

时局不稳,他带着众多藏品去了国外,无人知道这里面明朝银票的存在,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算是必要的保护。

收藏者带着木雕远渡重洋,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向来不留情,家道中落便想起了出售藏品。

木雕由此转手,直到此时在专家们的面前现出了原形,此前并无人知晓银票所在。

恐就连这座木雕的原始主人家想来都是被欺瞒了的,怕是只有其家中先祖才能准确知晓其中秘密。

从银票的面值上来看,其家境应该不算贫苦,不然哪里会有闲钱用来藏匿,买救命粮食不香吗?

朱元璋时期,明朝初定就是稳定民心的时候,官员们的俸禄并不算低,可木雕佛像出现的又太过于突兀。

按照百姓对于神佛的敬畏,点香供奉也没有拿钱贿赂的,左思右想,还是商人的可能性大些。

商人手有余钱,向来一切以利益为先,对神佛敬畏不假但也不至于惧怕,留些流动资金很是合理。

但往来生意莫不都是大数目,这“一贯”钱着实有些小气了,这时有人开玩笑,莫不是明朝男人藏得私房钱!

一语彻底打开了专家们的思路,查看明朝历史,细数明朝男人特点,怕媳妇可以说是不分朝代。

皇帝坐拥江山万里也不乏有自己的小金库,男人藏些私房钱想来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现代社会关于男子藏私房钱的新闻亦是层出不穷,有了家室恨不得把钱掰成几份花,属于自己的实在是寥寥。

若是妻子管的严,难免会为自己留些余地,即便是不乱花,也能防止用到的时候不费口舌。

这位明朝王姓男子就是如此,家中妻子做主,往来银钱莫不都被其看在眼中,想花就花虽说恣意,但到底不是生活的长久之计。

妻子管的严厉些也是应当,男子为保自己手头宽裕,左右都是自己家生意,抽取几张无伤大雅。

拿钱的总是自认手段隐秘,孰不知账目有数,都被掌家之人看在眼里,不过是有意纵容罢了。

男子拿了钱财,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总该有个妥帖放置的地方,目光所及之处,没有好办法。

王姓男子心中惴惴,事不宜迟便找手艺人雕刻了一个古代版的“存钱罐”,木雕座下仅留一条缝隙。

除了本人获悉,再无其余人知道银票的藏身地,家中生意往来他并不缺吃喝,花钱的地方很少。

王姓男子每次拿的不多,也就仅供自己应急和帮助朋友,前前后后,这木雕里的银票就剩下这一张“一贯”的。

后来适逢银票贬值,朝代更迭,这张银票便也没有了再被取出来的机会,久而久之,就连他自己都忘了。

银票就此被匿与时光,后人只知道其将木雕看得很重,遂代代相传,竟无一人窥出其中奥秘。

这绝对是藏私房钱的个中高手!

如今被专家们用现代科技破解,私房钱久经岁月的沉淀,竟成了人人争相观望的古董,着实戏剧。

这张明朝银票的背后故事随后开始入驻各大卫视播放,成为今人关注古人的一个契机。

斗转星移,这男人藏私房钱的行为看来并不稀奇,甚至有网友喊话花式藏钱,传至后代多少载,恐也将成为“古董”。

这当然是句玩笑,但明朝的王姓男子已经造成了此般结果,木雕被人以高出原价数倍的价格再次收藏,无疑又给这张银票添了些趣事。

古人私房钱曝光,足以成为当红热点,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和金钱,常人难以得见,故事经久流传。

参考资料:家庭幽默录像《把私房钱藏在木雕里,六百年后才被人发现,男子:可惜我没花上啊》

文化旅游《私房钱竟能藏645年?明朝木雕小缝里藏银票,专家:可能是私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