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武夷山的珍宝:铁罗汉名丛岩茶

发表时间: 2024-05-06 09:25

铁罗汉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母树原产地传说在内鬼洞。据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里记载:铁罗汉为宋树名。可见铁罗汉之名应早于大红袍。

1943年林馥泉调查记录武夷山慧苑岩的茶树花名,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铁罗汉。

铁罗汉,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叶长椭圆形,色深绿。叶面微隆,叶片厚,叶齿浅密稍钝。铁罗汉茶树生育能力较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抗寒性与抗旱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很高。采制期为4月下旬末。制乌龙茶,品质优,岩韵显。

铁罗汉的传说

武夷山慧苑寺一僧人叫积慧,擅长制茶技艺,他所采制的茶叶清香扑鼻、醇厚甘爽,啜入口中,神清目朗,寺庙四邻八方的人都喜欢和他所制的茶叶。他长得黝黑健壮,身体彪大魁梧,像一尊罗汉,乡亲们都称他“铁罗汉”。

有一天,他在蜂窠坑(鬼洞)的岩壁隙间,发现一颗茶树,那树冠高大挺拔,枝条粗壮呈灰黄色,芽叶毛绒绒又柔软如绵,并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清香气。他采下嫩叶带回寺中制成岩茶,请四邻乡亲一起品茶。大家问:“这茶叫什么名字?”他答不上来,只好把经过说出来。大家听了后认为,茶树是他发现的,茶是他制的,此茶就叫“铁罗汉”吧!

民国二十五年惠安集泉茶庄·茶叶铁盒

门内开花门外香,百年老字号龙雀铁罗汉。

乾隆四十六年(1781),施大成在惠安城关霞梧街开设施集泉茶店。派其孙施济候亲到武夷山选购武夷茶,后购置刘官寨茶厂。民国10年前后是施集泉业务兴旺时代,每年营业额由3万升到12万元,其中铁罗汉占30%。民国13年又以1.3万银圆买下慧苑岩西茶厂,这是武夷山三条坑内著名的岩厂,不仅茶的品质好,产量也较高。民国初年记载:集泉茶圃经营多种商品茶:铁罗汉每斤四十八元,水仙种每斤十六元,雪梨每斤六元四角,雪花每斤三元二角,玉茗每斤一元六角,梅占每斤八角,兰心每斤六角四分。其中以铁罗汉最为名贵,

惠安集泉茶庄铁罗汉包装

据当年长期负责在武夷山组织货源的鲍书图介绍,他督制施集泉自有的刘官寨、慧苑西两个岩厂的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向武夷山的天心岩、天井岩、天游岩、磊石岩、幔陀岩、霞宾岩、珠帘岩、宝石岩、清源岩购买部分岩茶。另外竹窠岩、碧石岩、弥陀岩、幔云岩在未被张泉苑包销前,也向施集泉长期供货。民国10年前后,该庄每年从武夷山运出700箱至1200箱茶叶。该庄的铁罗汉的销量最好占整个销售的7成以上,系精选武夷大岩茶拼配。

1927年,“惠安县商会”改为“惠安商民协会”。后又恢复为“惠安县商会”由集泉茶圃经理施植萍等三人负责。1931年,奸商认为“集泉茶圃”信誉好,假冒“铁罗汉”抛售市场,“集泉茶圃”随即以“龙雀”商标向当时国民政府注册,一直沿用至今。1956年公私合营。2006年龙雀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2013年龙雀铁罗汉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 周亮工《闽茶曲》描写武夷茶: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武夷名丛-铁罗汉以滋味醇厚浓郁、香气幽远,陈茶具药草香,品质口感独特。立足武夷岩茶几百年长盛不衰。吸引着众多老茶客。在福州、闽南、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喜欢铁罗汉的茶客众多,早年深受海外侨胞喜爱,被誉为家乡神茶、乌龙茶之珍品。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