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分类:多种依据下的多样性

发表时间: 2019-06-01 07:02

中国茶自古至今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唐代陆羽把茶叶大致分为粗茶、散茶、末茶、茶饼;元代分为芽茶和叶茶。茶叶可以根据多种方法来分类。如茶叶的加工工艺、产地、积极、级别、外形、销路等。

建国后,我国茶叶根据发酵程度和制造工艺不同,可以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并分为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及黑茶和再加工茶类,即花茶等。

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不同,茶叶的茶多酚氧化程度不同,品质不同,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类。

产地

我国有20多个省、区产茶,分为浙茶、闵茶、台茶、滇茶、赣茶、徽茶等。如普洱、滇红工夫属于滇茶;铁观音、黄金桂、肉桂等属于闵茶。

产茶时令

分为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冬茶。春茶在清明前采摘的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摘的为雨前茶,绿茶中以明前茶品质为最好,数量少,价格高。

质量级别

一般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有的特级茶还细分为特一、特二等。普洱散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至十级,共11个级别,级别不同,品质各有差异。

外形

针形茶,如安化松针;扁形茶,如龙井茶、千岛玉叶等;曲螺形茶,如碧螺春、蒙顶甘露等;片形茶,如六安瓜片等;兰花形茶,如舒城兰花、太平猴魁等;单芽形茶,如蒙顶黄芽等;直条型茶,如南京雨花茶等;曲条形茶,如婺源茗眉、径山茶等;珠形茶,如平水珠茶。

销路

外销茶、内销茶、边销茶和侨销茶。

加工程度

分为初制茶(毛茶)、精致茶(商品茶、成品茶)、深加工茶(如速溶红茶、茶多酚提取物等)。

发酵程度

分为不发酵茶(绿茶),轻发酵茶(黄茶、白茶)、半发酵茶(乌龙茶)、全发酵茶(红茶)、后发酵茶(普洱茶等)。

创制时间

分为历史名茶和现代名茶。历史名茶,如顾渚紫笋、仙人掌茶等;现代名茶,如高桥银峰、南京雨花茶等。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