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印章收藏价值的实用指南

发表时间: 2020-02-10 18:03

中国印章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一般研究者认为大致在春秋战国时期。但是若以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一方饕餮纹铜玺,为现今所能证实最为久远的印章的话,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以前


印章是一种雕刻和书法融合的艺术,是和中国书法、绘画密不可分的艺术样式。由于印章独具特色,所以在古玩鉴赏领域和古玩市场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印章名称有很多,有不下十几种,主要有:玺、宝、图章、图书、图记、钤记、钤印、记、戳记等等。接下来鉴宝就带着宝友们,认识下各时期的印章具有什么特点。手中有印章的宝友,也可了解下自己手中的印章是否具有收藏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印章从各个角度和领域,以及各种思想和学说也渗透其中。印章从开始之初的手工业、商业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凭证信息,慢慢演化成重要的角色——登上政治舞台。

春秋时期老玉锁印章

各行其事是此时期的印章发展和呈现出来的特点,每个国家的文字,以及使用的材质,或者是大小尺寸与形状都参差不齐,各有其特点和特征。印章创作中的美感,自然与质朴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秦汉时期


秦代是我国印章艺术大发展的时期。秦统一中国后,为书写方便,下令废除与秦国不同的六国异体文字,而命丞相李斯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文字在全国通用。

这种文字通称为小篆,相比大篆,小篆更整齐划一,容易掌握,所以至今刻章都采用这种书体。秦代官篆一律采用铜质,皇帝印称“玺”,大臣以下称“印”,印的名称是秦代才出现的。

秦汉时期青铜鎏金印章

到了汉代,随着封建的等级森严,在玺印的形制上也等级分明。汉代印文也称缪篆,是由秦篆发展来的一种平直方整的篆体,外朴内巧,屈曲多变,也称汉篆。字画较粗,庄重雄厚,有一种多变而又统一的含蓄美,历来受到篆刻家们的重视,认为是学印章的基础。秦汉玺章布局虚实安排极为巧妙,字体结构疏密对比,往往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佛像镀金需要用水银,它是原矿朱砂炼成的,随着朱砂的出现也产生了红色印泥。魏晋时的官印大致和汉官印相同,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文字也不同于汉印那种典重浓厚的风格,而是比较瘦劲,随意布局,舒放自然。印首冠以“魏”“、晋”字样,很容易识别。

铜龟钮“安西将军章”

隋代官印文比秦小篆更加圆转弯曲流动。官吏的印绶制度被废止,官印用的是官职名和官署名。官印继承六朝遗风,以朱文居多,私印则常用白文。封泥印已经不用,采用朱砂水溶印泥,印面红色鲜明。

唐宋元时期

唐宋是书法、绘画的鼎盛时期。但印章的发展却远不如两汉时期。叠篆九叠篆被官印广泛使用且印面硕大,印章风格也由汉代的白文印变为边宽厚重的细朱文印。唐宋的民间印章,虽存汉印遗风,但毕竟受社会大文化的影响气韵已不及前人。

宋以后,随着金石学的发展,刻印艺术为士大夫所高度重视,书画和印章密切结合起来,出现了集自写自刻于一身的文人篆家。对此赵孟倡导有力,他对古印进行了谱录,编成《印史》一书,收录了汉魏印三百四十方。

自赵孟开始,自书自刻便成了篆刻的新风气,使篆刻获得了迅速发展与提高,民间手工业者中的印章也以自己的传统向前发展。

唐宋一套青铜印章

元代官印,在汉文之外,采用一种元国篆文入印,这种书体又称八思巴文。文职官员如国王、国公、国师以及武官中的百户、千户、都指挥史等,多采用这种文体。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印章,形成实用与艺术功能的分流的趋势。注重实用价值,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明百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这一时期的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而且便于制作的石质的材料的开发,也为这种普遍性提供了可能性。以镌刻印章为业的手工业的行业应运而生也就理所当然了。

明清时期老银印章

明清时期的官印制作规格严谨,明代的印章制度相对完善,对各级官印的质地,书体都有明确规定,如皇室的官印,用金、玉印等,其字体也变化繁多,用汉、满两种字体的官印较多。一般官印为长柄直扭,藩王以上用印均雕刻精美的潘龙印。

中国的印章发展,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更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进步。手中持有印章的宝友,不管它属于哪个时期,它都承载了一段属于他的历史。宝友们可要好好收藏手中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