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站的困扰:三年来无人能识别的神秘石头

发表时间: 2020-12-14 20:37

先上一张图片!更多图片在最后。

地摊偶得

不讲稀奇古怪的故事,来历总得交代一下。

三年前,我在苏州逛文庙文庙的地摊。苏州文庙地摊可能是工艺含量最高的地摊了,大半个苏工玉雕的后日之秀都把工作室里的宝贝拿出来晒太阳,逛地摊效率高,居高临下一步一摊,以三五倍于逛店铺的速度把文玩珍宝尽收眼底,关键还是露天的大阳光,瑕疵晦暗无所遁形。

竹木牙角的杂件区出来,在拐角发现一个卖籽料的摊位,摊主是个汉族老头。他的料子每一个总会有自己的特色,不是皮漂亮,就是形好,要么就是颜色很少见的品种,总共两百多个是有了。按行列摆好,而不是杂乱堆成一堆。我饶有趣味地把籽料一枚一枚地拿起来把玩翻看。其中有一枚原石吸引了我的注意,就是照片里这件。

东西在照片里出现,让谁猜谁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就像谜语最后总会给出“打一什么什么”规定范围。这件东西出现在籽料堆里,我当然以为是一件鸡骨白,一件很完美的鸡骨白。我把他拿起来,就感觉不一样。

未曾得见

掂在手上比和田玉沉。对于一个每天接触和田玉的人来说,那种比重产生托手感太熟悉了,这块石头肯定比和田玉要沉。

形状太完美了,一丁点天然材料该有的瑕疵也没有,通体像人工合成出来的一样。

用手指推推感觉一下表面的光泽,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手感,我在任何石头上都没接触过这种触感,应该怎么形容呢?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它很像曾经女士化妆用的粉饼的手感,很滑润,但又不是油性的润,是那种颗粒细到极细状态下的淀粉似的润,而这种润又是在一个硬质的表面呈现。说实话这种手感摸起来很舒服,和盘和田玉有得一比。

我一边看一遍盘,调集了脑海里所以材质类的知识,没有一种和它挨着。

最后以能够接受的价格把它带走,回家研究。

又显神奇

拿回家后,各种研究。

打开手电照!一点不透光,瓷一样的底子,放大镜下能看到均匀分布有很小很小的绿色点点,就是白面粉和绿面粉混合起来搅拌均匀成粉绿色一样。

排水法测密度。3.33!和翡翠一样,但肯定不是翡翠!再试试硬度,没有硬度计怎么办,用土方法测个大概。划玻璃,一划一道白印。 后来顶在运行的玉雕机的钢质杆上,竟然顶出了一道铁屑!好家伙!硬度至少在6以上。

可是这些都没有说明它是什么材质做的,像面对着一件外星球的材料。

准备求助于见多识广的博物朋友们。

难倒鉴定站,问蒙老师傅。

自此放在包里。走访过花鸟鱼虫市场的老玩家,也咨询过专业珠宝鉴定师,都乜呆呆发愣,竟无语凝噎!

对这样的东西,连“可能是”什么都没法说啊。老玩家们,有时候拿不准也会说个大概,面对大叶紫檀会说可能是紫檀,面对田黄石会说可能是寿山石。这是连像啥都看不出来!

一个实诚的老师建议我去鉴定站做检测。

去就去,去到南阳一个流量特别大的鉴定站,那里一天出无数证书!鉴定师见过的玉如过江之鲫!

进窗口东西递过去。鉴定师拿着也是一脸狐疑!如果是四大名玉,四大宝石他们是拿到手就能报出结果的。

鉴定师回答不上来,说拿到后面要做光谱分析。偏刻以后出来,摇摇头,说,这个东西的光谱数据和我们数据库里所有的样本都对不上!所以我也没法告诉你这是什么。

引起了鉴定师的求知欲

我想,这下到头了!光谱数据库都用上了,死心吧,这个不知名的东西。离开鉴定站走了有一里地了,一个电话打到我手机上,是鉴定站的小姐姐,她说:你是刚才送来测不不出结果东西的人吧。您不介意的话,把东西借给我一个晚上吧,我想再研究研究。

我说:连光谱数据库都没有结果,你们还有什么招术没有使?

她说:我也是自己好奇,送过来后我再打电话请教下我老师,这次就算鉴定出来结果的话,免费出个证书送你!

我当然乐得了,于是这返回鉴定站送石头二进宫。

第二天中午,我去取,鉴定师小姐姐也是一脸死心的相,说“能找的人都找了,问遍了,没人知道这是啥,但是我给他做了成份分析”,成份分析就是各种元素所占比例,具体数字记不太清了,记得有铁,有铬,有钛,有钙。

身份成谜,终无定论

这些成份占比,是至今关于这块石头最彻底的结果了。关于来龙去脉的定性结论,还是没有。

最后留下来的是一个找答案的思路:这个石头可能不是天然的矿物,而是某种人工合成的材料,有人别出心裁把这种材料磨成籽料的样子,通过不知什么幺蛾子渠道流出去了。而这种材料,只用在某些非常专业非常狭窄的领域,不为任何外行所知。说不定某天见到一些相关从业人员,看到这个东西,不屑地说“这不是那个啥啥啥吗?,我们都用这个东西来咋咋咋……”。

以上是我的设想,到底是不是这样也不知道。最后多放几张图片,谁认识这样东西请不吝留言,或者谁再哪也见过的话,提供些相关线索,








最后这张是微距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