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茶桌精致感的5件必备茶具,干泡台的最佳选择

发表时间: 2023-07-20 11:52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年的夏天,很强势,很急切。

耐不住炎热,大家都早早地开了家里的空调。

要知道,往年长辈都说,没有过端午不能开空调,天气也不至于太热。

吹一吹风扇,勉强还能度日。

而回去翻了日记才发现,今年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每一部空调室外机,每一辆路上跑的汽车,都为这有点儿不正常的夏日热情,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我们是这些机器的使用者、受益者。

所以,莫怪天气无常。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不知道几千年,甚至几万年以后,我们会不会连最基本的耐热和耐寒能力都完全失去,说不定真的会被AI彻底奴化。

当然,世事无常。

如今能做的,便只有少出门,喝茶度夏。

顺便给大家分享5个茶桌上的小物件,简单、朴实、方便,价格不贵,却能大大提升喝茶的幸福感!

《2》

物件一:茶盘

在各类茶具中,茶盘仿佛一个配角。

同时,又不可或缺。

现在常用“红花”和“绿叶”比喻主角和配角的关系,但有些时候,配角也是“花”,而非“叶”。

茶桌上,有了茶盘,盖碗、公道杯、茶杯,才不会显得各自孤单。

因此,一块优秀的茶盘,不仅是容纳茶具的家,更是为喝茶这件事,增添了一份仪式感。

茶盘的形态各样,有圆形的、方形的、扇形的、葫芦形的、爱心形的、云朵形的……

款式也很多,有一些茶盘是单层的,只为了放茶具。

而有一些茶盘是夹层的,中间可以盛废水。

但这类茶盘,使用时间久了,难免会增加清洗的难度,影响桌面的整洁和美观感。

另外,茶盘还有干湿之分,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干泡台。

眼下,大部分福建的家庭里,流行小茶盘,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藤编的、陶瓷的、乌金石的、砚石的,等等等等。

精致小巧,干泡,简单,不占地方。

那种大盘子的湿泡台,老实说,有点土气了。

当然,茶盘也未必是传统意义上的容器,还可以是一块茶垫,一块茶席。

轻巧方便,便于携带。

即使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铺开茶垫,摆上茶具,氛围自然就出来了。

《3》

物件二:克秤

熟悉村姑陈的老茶客都知道,我的茶桌上,必不可少的是一个克秤。

小小的家用式克秤,乍一看,有点突兀。

但时间久了,看顺眼了,反而成为了一道风景。

那么,克秤的作用是什么?当然是称茶了。

我们在泡茶时,为了保证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宜,不会太浓也不会太淡,往往会建议大家用克秤来合理控制投茶量。

如果光靠手感,随便抓一把,很容易出现误差。

以白茶为例,同样重量的白毫银针和寿眉,体积蓬松的寿眉,视觉上看起来就比白毫银针多得多。

就像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很多人都下意识觉得,肯定是铁重。

由此可见,我们的眼睛,会欺骗大脑。

因此,想要得到恰当的茶滋味,投茶多与少,十分关键。

而不同的茶类,又有不同的茶水比例,要根据具体情况变化。

同样是110毫升的盖碗,泡白茶和红茶的时候,投5克干茶就够,泡武夷岩茶则需要放8克。

多一分则苦,少一分则寡。

唯有精准投茶,泡出来的茶汤,才会香气盈盈,芬芳扑鼻,淳和有浆感。

《4》

物件三:茶夹

茶道六君子中,村姑陈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非茶夹莫属。

至于其他的,一般都收在柜子里。

极少数情况,才会拿出来用,平时基本上见不到。

不用的工具,摆在茶桌上,不仅占地方,而且容易积灰,看起来脏兮兮的,拉低了主人的品位。

茶夹的作用很多,可以看作是手的延伸。

换言之,茶桌上不方便用手直接操作的步骤,便要借助茶夹来完成。

比如,烫壶温杯。

在正式泡茶之前,需把待会儿要用到的工具,统统用沸水烫洗一遍,保证干净卫生。

在烫洗茶杯的时候,用茶夹洗杯,再递给客人面前,避免接触手,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

又比如,夹取茶叶,清理茶渣。

用盖碗泡茶时,通常不提倡用茶滤,所以偶尔会有一些茶叶掉落到公道杯里。

实在介意的朋友,用茶夹把茶叶夹出来即可。

泡茶结束后的茶渣,也可以用茶夹辅助,倒进垃圾桶里,我们的手则依然干燥洁净。

茶夹虽然其貌不扬,但重要性不可忽视。

使用完毕后,也要注意清洗干净,放在通风处彻底晾干,以防发霉。

《5》

物件四:茶盂

喜欢用湿泡台的朋友,可以在茶桌上自由挥洒茶汤。

烫壶温杯,洗盖碗洗公道杯洗茶杯的水,可以倒在上面。

喝茶过程中,杯底的残渣,不能喝了,也可以倒在上面。

各种废水都可以直接倒在茶盘上,它们会直接从底下连接的管道流进废水桶里。

缺点就是,整个茶盘看起来湿漉漉的,不太雅观。

干泡台的优势,就是干燥、清爽、整洁。

不过,倒废水的时候,就不能太自由了,不能往茶盘上泻,必须要统一收集在茶盂里。

常见的茶盂,是大肚圆形,陶土材质、陶瓷材质、紫砂材质,都可以。

泡茶不建议用紫砂的,容纳废水倒是少了很多讲究。

只要方便端,方便倒,轻巧趁手,便是好用的。

特别的材质和造型,还能装饰茶桌,一举多得。

实际使用当中,茶盂摆放的位置可以靠近盖碗这一侧,便于倾倒茶汤。

反之,习惯用左手出汤的朋友,那茶盂就放在左边,最为顺手。

总之,大家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定,准不会出错。

《6》

物件五:杯垫

杯垫,是用来搭配品茗杯使用的。

小小圆圆的杯垫,煞是可爱。

其实,杯垫不是中看不中用的工具,实用性也很强大。

其一,分茶的时候,茶汤若是不小心从茶杯中溢出来,有了底下的杯垫,就能承接茶汤,防止打湿桌面,影响整体的美观整洁。

其二,给客人奉茶的时候,一般不提倡用手直接触碰客人的茶杯。

毕竟,杯口是要和嘴巴接触的,要保证干净。

由此,我们便可以两手托起杯垫,递茶给对方,以表示尊重。

动作得体大方,更表达了主人的礼仪。

《7》

读书喝茶,静心消夏。

没有勇气出门,那就在家放松,慢悠悠地喝茶,最是舒坦。

茶,不仅能解渴润喉,还表达了一种对生活品位的追求。

而几个不起眼的工具,与主泡器摆在一起,自成一派,缺一不可。

茶具不在于贵,而在于实用。

按照个人需求和喜好,有选择地买。

接下来,准备好适合自己的茶具,放心去领略好茶的美妙吧!

更多关于茶具的知识

盖碗、茶壶、飘逸杯,茶具种类繁多,为何“万能茶具”会是盖碗?

新手喝白茶,要准备哪些茶具?干货分享,4件基础茶具一个不能少

学习冲泡白茶,请备齐基础的茶具,那到底需要哪些茶具呢?

盖碗、茶壶、飘逸杯,茶具种类繁多,为何“万能茶具”会是盖碗?

喝茶到底要买多少茶具呢?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