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发表时间: 2023-10-05 15:29

碧螺春,这个茶无论哪个版本的中国十大名茶里,都放在前几位的名优绿茶。很多人说西湖龙井如果是爱马仕,那么碧螺春在茶界,无疑是像奥黛丽赫本一般犯规的存在。

作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已有1000多年历史,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很多知道碧螺春的人,肯定了解碧螺春还有其他两个名字,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碧螺春这个名字,是康熙爷亲自赐予的。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沿袭唐宋的水月风流,浸润江南的太湖春色,冲泡间茶毫如漫天飞雪,多重叠加下,碧螺春可以说是大江南北、古今中外通杀的温柔绝色。

上到康熙老爷子的挑剔龙口,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八万人的大场面,下到茶会小聚的三五骚客,田间地头的茶农匠手,就没有它镇不住的场子,拿不下的人。

民间有诗云:“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可大概像人一样,茶太过出名,也不是什么好事。想要碧螺春的人多了,想成为碧螺春的茶也就多了。

碧螺春,在当下的市场已经被默认为使用卷曲成螺炒青工艺的各地绿茶的名字,而过往中江南惊艳世人的碧螺春,则退一步,在今天地理标志产品里加上“洞庭(山)”的字样,圈出地界,以“洞庭(山)碧螺春”,来辩明自己的身份。在被当地人称为“花果山”的洞庭东山上,碧螺春茶树从扎根起,就与漫山的花果为邻,茶树一簇簇的窝在树下,在一年里赏着二月的枇杷花,三月的桃花,五月的白玉枇杷,六月的杨梅,七八月的黑桃,九十月的石榴板栗,然后把花果香记在了茶芽里。

碧螺春茶叶的特点是:条索均匀、造型优美、卷曲似螺、茸毛遍体、色如凝脂、香气馥郁、回味甘洌。色泽正宗洞庭碧螺春有光泽,色翠绿带黄,其他碧螺春暗淡,但青里带黄,主要无光泽。香气洞庭碧螺春香气浓烈,清香带花果香,主要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和洞庭的特有水土有关。其他碧螺春香气不足,因为它是新茶也有一点香气,但没有清香和果香,外地碧螺春有奥土气,有青叶气。口味洞庭碧螺春喝到口中很顺口,有一种甘甜、清凉、味醇的感觉,有回味,主要是口味醇.其他碧螺春喝到口中有涩、凉、苦、淡的感觉,无回味,还有青叶味。外形条索纤细如蜂腿,卷曲成螺,茸毫满披但不很浓,银绿相间(或银白隐翠)冲泡。茶叶冲泡有上投中投下投三种,碧螺春是典型的上投即先注水后放茶,真正的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入水即沉杯底,细芽慢慢展开,汤色微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