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探索:六大茶类之二的深度解析

发表时间: 2016-07-24 09:41

导读:在上期文章《识茶笔记:六大茶类之黄茶篇(一)》中,我们学习了黄茶的特点及加工工艺等知识,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黄茶的五种代表名茶和它的功效及保存方法。

一、名优代表

(一)君山银针

产地: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岛。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第一名茶,在清朝时被列为贡茶。

1.外形: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有“金镶玉”的美誉;

2.香气清雅,汤色橙黄明净,滋味甜爽;

3.叶底:肥厚匀亮。

(二)霍山黄芽

产地:主产于安徽霍山县金竹坪、金鸡山、金家湾、乌米尖等地。

1.外形:茶形细嫩多亮,形如雀尖,茶色嫩黄;

2.香气栗香,汤色黄绿清明、带黄圈,滋味浓厚鲜醇,饮后清香满口;

3.叶底:黄亮嫩匀厚实。

(三)蒙顶黄芽

产地:四川雅安蒙顶山。

1.外形:全芽披毫、嫩黄油润,茶形扁直;

2.甜香浓郁,汤色明黄,味甘而醇;

3.叶底:全芽黄亮。

(四)沩山毛尖

产地:湖南省宁乡县水沩山的沩山乡。相传创始于唐代密印寺内老禅师。

1.外形: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叶缘微卷,自然开展成朵,形似兰花;

2.松烟香浓郁,汤色橙黄透亮,滋味醇甜爽口;

3.叶底:黄亮嫩匀,完整呈朵,耐冲泡。

(五)广东大叶青

产地:广东省韶关、肇庆、湛江等县市。广东大叶青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1.外形:色泽青润显黄,条索肥壮、紧结、重实,老嫩均匀,叶张完整、显毫;

2.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明亮,滋味浓醇回甘;

3.叶底:叶底淡黄。

五、功效

1.保护脾胃助消化:黄茶是沤茶(“沤”意为:长时间的浸泡。黄茶制作时采用闷黄工艺,故可称黄茶为“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很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可长期喝黄茶,懒动肥胖者最适合饮用。

2.消除脂肪:纳米黄茶能穿入人的脂肪细胞中,在消化酶的帮助下增强代谢功能,消除人体多余的脂肪。此外,茶梗可用来按摩二扇门(无名指本节处),茶中微量元素渗入穴位,增加脂肪代谢。

3.防治食道癌:黄茶中多种元素对防治食道癌功效显著。黄茶中保留了85%以上的天然物质,对于防癌抗癌、杀菌消炎有特殊功效。

六、冲泡

1.泡茶茶具:可用玻璃杯或盖碗冲泡。尤以用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为最佳,冲泡时可见茶尖冲上水面,悬空树立,牙尖下垂时如雪花下坠,沉入杯底,状似鲜笋出土,又如刀剑林立。再冲泡牙尖再竖起,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观。

2.水温85℃左右;

3.冲泡时间:第一泡30秒,第二泡60秒,第三泡2分钟。冲泡时间可以根据喝茶人数、个人口感、饮茶习惯自行调整。

七、贮存

1.环境:干燥、无异味,低温环境(5-6℃)保存;

2.包装:密封、避光、防潮。

如果您有更多的茶叶知识需要咨询,请添加南茗佳人茶艺师、评茶师红傧私人微号:dydy280(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本文为爱说茶原创文章,作者:茶豆。部分图片南茗佳人茶业提供。关注爱说茶微信号:aishuocha(长按复制)茶叶的一切,你都能在这里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