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传统村落记忆:尖古堆村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3-06-15 08:01

撰文:范家璞 摄影:韩祥龙

审稿:丁慎华

尖古堆村位于山头街道办事处驻地新博以南 1.5 千米处,东与八陡镇向阳村、原山如月湖风景区接壤;南同石马镇上焦、响泉村毗邻;西连水峪村;北面是竹林、河南东、河南西、河北西、南神头社区。村子南北狭长,蟠伏在山梁之上。

华春 摄影

尖古堆曾用名“尖孤堆”“尖榖堆”。 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修关圣帝君庙碑》载名“尖孤堆”,同治八年(1869)修建东峪池碑载名“尖榖堆”,《博山县志》《续修博山县志》均载名“尖古堆”。晚清秀才范守纯对村中莲花山有这样的描述:“秀若笔尖,圆若粟堆,昔人名之曰尖榖堆,庄亦因之而称焉。”尖古堆庄以此山而名。

《范氏族谱》记载:“我范氏自洪武间由枣冀播迁” “迨明季万历初年,我八世汝弼祖,始由白洋河来居此庄。”博石路 3 千米处路边的石崖上,大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的开修路摩崖石刻,也充分证明至少在明代,尖古堆已经形成村落。

尖古堆村从1958 年至今,先后属乐疃人民公社、乐疃乡、乐疃镇、山头镇、山头街道。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全村分为四个生产大队。1984 年队改村后,分别为尖古堆东村、南村、西村、北村四个行政村。1996 年尖古堆东村整村合并到山头河北北村。

尖古堆村景 摄影:韩祥龙

全村现有 505 户,1760 人。有范、宋、徐、刘、周、陈、马等姓。范、宋是村中大姓。据村中老人讲,原有杨、郭、王、张等姓,均早已迁出。

全村总面积 6.66 平方千米,村中莲花山,森林覆盖率达 90% 以上。山中柏树、流苏和黄楝等,多有上百年者。庙宇、古迹现存多处。走进尖古堆,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些古老的石头房和饱经沧桑的青石板路。新中国成立前的村民住房大都是“一挂石头到顶”:基础不用泥浆,全部干砌,高者达三四米,都是用两人或四人抬的大石头;墙体用黄泥垒砌,屋檐用三层石薄板,叫做平檐、子檐、顺水;房面用麦秸苫盖,屋脊用谷草拧成。

老房子都是采用山石依山而建 华春 摄影

清末民初以后,殷实人家,开始用青砖拔垛子、盖瓦屋,俗称“海青房”,使用的石料很讲究,例如:过门石、门枕、窗台、迎缝、榻缝、挑墀、托墀、挡潲等,都是用錾子上细的石料。有的瓦屋也用石檐,故有歇后语“尖谷堆的瓦屋——实言(石檐)”。院落大多因地势而建,各具特色。村南范家大院,进大门后有大小十四个套院。南垙底范家大院,大门虽然破落,但仍保留着清朝的建筑风格。进大门是个四合院,这是范雷的宅院,其孙子范东兴、范东阶及后人范慎宗、范春元都是秀才。

华春 摄影

在莲花山南面 200 米处,有一棵古槐临街而立,传说植于明代,被称为明槐。此树胸径 0.9 米,主干高 2.5 米,树高 5 米,冠幅 12 米,原分两枝,北面一枝已经枯死,主干早已中空,西面上下大约半米宽已经全部腐烂,树身内部一览无余,北面树杈下有一个直径尺许的孔洞,可容孩子钻上钻下,厚厚的树皮,支撑着整个树冠。尽管如此,它依旧虬枝横生,叶茂花繁,夏日宛若一把巨大的绿伞,遮盖着大地。

明槐附近范守纯的花园中,当年有三株上百年的牡丹,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百年黄杨树和百日红现已枯死。现存一株白丁香,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仍然花繁叶茂。

尖古堆古民居大门 摄影:韩祥龙

尖古堆村在晚清是个颇有文化名气的山庄,百余户人家,数十年间考取了八名秀才,时称“八秀山庄”。其中,知名秀才范守纯(1856—1924)字仁卿,号如山。一生以教书为业,并常年在外地设帐。有记载的是本村秀才范守长、范慎宗是他一科考中的两个学生,一时传为佳话。遗著有《感怀集》《石村集记》,存诗 480 首,散文 18 篇。记载了许多村中重大事件、风土人文。

1921 年,村中为筹办文明学堂,在莲花山修建四间官屋,一直作为学校。1995 年学校建成教学楼后,此房拆除。原来镶嵌在官屋前墙的民国十年所立文明学堂乡约规条石碣,现存学校教学楼处。该碣为石灰石质,碑体完整,文字清晰,记载了筹建文明学堂事宜和有关的乡约规条。

村中古槐树 华春 摄影

山泉、水池、古井是先人饮水的主要源泉,也从一个侧面记载了村庄发展的历史。

蛤蟆泉,位于村西,是全村数代人饮水之源。古人在该泉下修池蓄水,池阔 30 余平方米,深近 5 米。范守纯在《蛤蟆泉记》中写道:“悬流而下,垂若钟乳,势若飞瀑,滔滔汩汩。有一往莫御之势”。后来“其源分散,其流点滴,声咽危石,如莲漏之断续”。现在泉源已经下移池中。石崖上面古人所凿泉眼犹在,池中泉涌依然。

华春 摄影

蛤蟆泉上边建有龙王庙,据说建于明末清初,现庙为 1990 年重修。院中有两棵古柏,庙前石崖上嵌一石碣,为石灰石质。文字漫漶,已不能辨识。范守纯《蛤蟆泉记》:“古人即岩作碑,方仅尺许。雨侵苔蚀,穷枉目力,辨得数十余字:岁记天启,列范姓者三,王姓者二。其余漫灭,不可复识。”当年人们每逢年节、大旱,都要到龙王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

村东边的东峪池,呈椭圆形,东西长10米,南北宽5米,深4米。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这里原是一处山泉,先人便在此建池蓄水,供全村人饮用。1929 年,进行了重修。池水清冽,源头现在依然旺盛。修池碑垒在池西地堰中,石灰石质。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华春 摄

半月池坐落在莲花山北面,俗称麻湾,谓其可以沤麻。其东西两面石脊,蜿蜒如龙之怀抱。内弓而外直,恰似圆月平分,故名半月池。晚秋时节,山中红叶,岭上白云,倒映池中。1977 年将其改做蓄水池,取名“跃进池”。

为了储备用水,先人从南方学来墁井之法,在适合打井的白炭土层,打井存水,俗称“旱井”。据不完全统计,全村现有古井四十余眼,大都十余米深。范守纯的《墁井记》一文,对墁井法和用料有详尽的记载。


华春 摄影

尖古堆现存庙宇较多,观其建筑风格,考其碑碣记载,可以领略古村的沧桑变迁。

莲花山东面的关帝庙,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修。1924 年,买下徐姓地基一段,修建了庙前大堰,并建北屋两间、南屋一间,用作祭祀场所。20 世纪 50 年代祠庙神像被毁。1992 年因拓宽道路,将房屋拆除。2009 年在原址上重建关帝祠庙一楹,再塑关帝金像,并建南屋一间。原庙坐西朝东,改为坐北朝南,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庙会。

现存的关帝庙重修碑,镶嵌在庙墙中。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修庙碑,碑体石灰石质,由赵允谨撰文并书丹。 碑 体 完 整,但文字漫漶。该碑记载了修建关帝庙时间及重修事宜。1924 年重修碑,石灰石质,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华春 摄影

村中观音庙,位于临近莲花山顶处,传说建于明末清初。祠庙脊檩上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庙堂作为学校教室。1968 年建饮水池于院内,名曰“革命池”。1995 年,善众集资重修了观音庙。

院中现有两古柏,一文石。据说文石是道光年间重修观音庙时,由耧杆顶运来。观音庙现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举办庙会。

村北榆树顶的山神庙,青石砌成,庙前有一株古槐。原庙毁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99 年在原庙西面 100 米处重建。现在原址仅存被雷击去枝头的古槐。

华春 摄影

石大夫庙,原址在莲花山观音庙下边,始建年代不详,毁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95 年由本村中医范继德,在大昭寺东邻重建。

新建的大昭寺,位于榆树顶西部,坐北朝南。由范家宁筹集善款,始建于 1995 年 5 月,后来多次扩建。寺院五进,房屋 59 间,供奉着 77 尊佛像。总占地面积 7500 平方米。寺院建筑庄重朴实,红墙碧瓦。大殿均为前出厦,上覆琉璃瓦,正脊为二龙戏珠。大昭寺成为尖古堆村有史以来最大的寺庙。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五月二十八日为庙会。考察村庄历史的古遗址,尖古堆现存多处。位于村西的康老峪古道,明朝万历年间开修,宽两米左右,它是尖古堆当年南北通行的大道。1956 年,改修为山头新博通往石马的乡际公路,路宽4.5米左右。1994、2007 年进行了两次改造,路面拓宽为 6 米,并对路面进行了硬化。在莲花山西边山脚下、杨家峪东南等地方,尚存近千米的古道痕迹,但已被荆棘覆盖。

图/汉晋斋

在莲花山的西山脚下,博石公路3000 米处的悬崖上,有一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的摩崖石刻。高 150 厘米,宽 250 厘米。石刻分三部分:上部为石刻时间,中下部分记载的是开修康老峪大道的善人和工匠姓名。岩石黑色,字迹漫漶。此石刻是考察村史、交通史的重要佐证。

一条沿着村西杨家山、尼姑庵岭中的崎岖山路,是先辈们往来于莱芜、济宁之间的大道。现在古道已淹没在野草之中。由莲花山北行 500 米,隔着深谷,东北方向有一山头,叫做小寨,山头平坦,可容数千人。

图/汉晋斋

相传明朝农民起义女领袖唐赛儿在此安寨,曾与官兵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有些地名也可证明:传说唐赛儿非常厉害,寨之西苍崖斜对,名曰厉害崖;寨东北深谷名唤唐家峪;峪中有泉叫唐泉,相传为义军汲水之处。寨之东旁有横岭,有一石峰卓立。高数十丈,顶上有石臼,据说是竖大旗的地方。所有这些地名,至今未改。范守纯的《小寨记》中有“石墙犹存”“山下野人掘土,见髑髅骸骨甚伙,土中时获古钱遗镞”这样的记载。

图/汉晋斋

村南赵家谷堆主峰下有一块叫做庵子地的农田,据说这里原有一座尼姑庵。村中传说,这里的尼姑同唐赛儿是一伙的。从前一块平整的岩石上,有舂米的石臼。人民公社时,因修路将其毁掉,也曾有人见过墙基。

村庄西南1千米处,有一王家庄遗址。经过四百余年的风雨,已很难找到人们当年生活的痕迹。据山头庄东寨《王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祖先由河北枣强县王家洼,迁至莱芜苗山,之后又迁居尖古堆村西的王家庄,后来迁往山头东寨,王家庄便无人居住。在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的修路摩崖石刻中,有其先人王乙正、王乙同、乔氏等人的名字,证明当时王氏先人,明朝末年已在此居住。

图/汉晋斋

水石屋洞防捻遗址,位于赵家崮堆东南的水石屋峪中。在峪稍悬崖之下,有一处天然石窟,叫做水石屋洞。这里峪深坡陡,十分隐蔽。石洞呈弧形,南北长 100 余米,最宽处 12 米,最窄处 3 米,多数为 8 米左右,石洞最高处近 4 米,可容近千人。洞前和洞外的石墙建筑,据说是当年为防捻而建。洞前的石墙,设有射孔和瞭望孔。北边为洞门,两面岩石上有放置拦杠的孔洞。洞内一石,名为石蛤蟆。其南面有一与窟顶相连的石柱,柱围两米余,人曰擎天柱。中间有出口,出口也是用石头干砌。洞外另砌一道石墙,同样有射孔,为第一道防线。洞中有一清泉,常年不涸。

水石屋洞防捻遗址 摄影:韩祥龙

封锁线残墙,坐落在村北榆树顶山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征集民夫,修筑封锁线,用来封锁博山以南的抗日根据地。墙高 2.5 米左右,现在大部分已经拆毁,仅存残墙三段,计110 余米。其余墙基犹在。

封锁线 摄影:韩祥龙

尖古堆石屋,在博山境内遗存最多。分布在村边和田野的石屋,现存 100 余口(座),大都百年以上了。这些石屋,是前人种地时休息和躲避风雨的场所。大者十余平方米,小的仅三五平方米。高度在 2 至 4 米左右,有方形,有圆形。屋面都是用薄石板砌成圆锥形,最后用一圆石球装饰屋顶。外墙大部分不装饰,较好的石屋,一般用黄泥将内墙装饰一下,有的石屋中还盘上炕。整个石屋的修建,都是就地取材,包括门窗的过梁也是用长石条垒砌。方形的石屋,酷似一顶轿子。


古韵悠悠,尖古堆民间流传着许多古老的传说,如:万钱崖的传说,皇露泉的传说,等等,都从不同角度记载了尖古堆村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选自博山的故事 特此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