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绳钓技巧网

冬季皮肤瘙痒,除了气候原因你还应该知道这些。

发表时间: 2024-12-13 11:10

冬季皮肤瘙痒,除了气候原因你还应该知道这些。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冬天来了,寒风一吹,皮肤干燥瘙痒的情况似乎成了不少人的“冬日标配”。挠挠挠,越挠越痒,甚至抓破了皮,心里忍不住嘀咕:“这是什么毛病?

是不是天气太干了?”没错,冬季的天气干燥确实是主因,但你知道吗,皮肤瘙痒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如果你的痒总是反复、顽固,甚至夜晚也不放过你,别大意,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认识那些可能隐藏在“冬季皮肤瘙痒”背后的4种疾病。

干燥只是表象,瘙痒背后或有“元凶”

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下降,皮肤表面的水分容易蒸发,加上频繁使用热水洗澡,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的天然屏障被破坏,这就导致了干燥、起皮甚至瘙痒。

但如果你的瘙痒已经无法通过涂抹润肤霜缓解,那就要警惕了。皮肤不是“独立王国”,它和我们的内脏、免疫系统息息相关。以下四种疾病,可能正是你瘙痒的“幕后推手”。

1. 糖尿病血糖高了,皮肤先“喊痒”

糖尿病患者常说:“我的皮肤像被撒了砂纸,痒得让人睡不着觉。”研究显示,约有20%-3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这是因为高血糖会破坏神经末梢和微血管,让皮肤的血液循环变差,皮肤的水分更容易流失,屏障功能也随之下降。更糟的是,高血糖还会削弱免疫系统,导致皮肤更容易感染细菌和真菌,这也会加重瘙痒。

如何判断是否与糖尿病有关?
如果你同时有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异常下降的症状,或者有家族糖尿病史,一定要去测一下血糖。别让“痒”成了忽略健康的借口。

2. 慢性肾病:肾不好,皮肤“诉苦”

肾脏是身体的“过滤器”,当它的功能出现问题,血液中的尿素磷酸盐等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体内的毒素积累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数据显示,约有30%-50%的慢性肾病患者会出现瘙痒的症状,尤其是在晚上最为严重。

这种瘙痒通常是全身性的,且皮肤表面没有明显的异常,比如红肿或疹子。这种“无形的痒”常常让人抓狂,甚至抓到流血也难以缓解。

如何判断是否与肾病有关?
如果你有泡沫尿、眼睑或下肢浮肿,或者尿量明显减少的情况,建议去检查一下肾功能。不要小看这些信号,肾脏问题通常发展隐匿,一旦发现往往已经较为严重。

3. 肝病肝郁化火,皮肤“闹脾气”

肝脏是人体的“代谢工厂”,负责分解毒素。如果肝脏出了问题,比如酒精性肝病、脂肪肝或更严重的肝硬化,胆汁酸可能会在血液中堆积。

这些胆汁酸刺激了皮肤的神经末梢,导致瘙痒。这种瘙痒有一个特点,就是集中在手掌、脚底等部位,通常是阵发性的,夜间更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肝病引起的瘙痒往往伴随着其他症状,比如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食欲不振、疲倦等。

如何判断是否与肝病有关?
如果你有长期饮酒史,或者出现了以上提到的症状,建议查一查肝功能,别让“小痒”拖成“大病”。

4. 甲状腺疾病:激素失衡,皮肤“抗议”

甲状腺是人体的“发动机”,它分泌的激素对新陈代谢有重要影响。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比如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肤的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甲减患者的皮肤通常干燥、粗糙,甚至会出现脱屑和瘙痒;而甲亢患者则可能因为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皮肤出汗增多、瘙痒难耐。两种情况虽然表现不同,但都可能让你抓心挠肺。

如何判断是否与甲状腺有关?
如果你最近体重突然增加或减少、情绪易怒、怕冷怕热异常,或者脖子有肿大的情况,赶紧去做个甲状腺激素检测吧。

冬季抗痒,先从生活入手

瘙痒不一定就意味着疾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冬季皮肤瘙痒还是因为环境和护理不当。那么,如何防止冬季皮肤“闹情绪”呢?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 降低热水温度:洗澡水过热会让皮肤的天然油脂流失,建议水温控制在37℃左右,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内。
  2. 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选择不含香精和刺激性成分的沐浴露,尽量避免碱性肥皂。
  3. 涂抹润肤霜:洗完澡后趁皮肤半干时,及时涂抹含有尿素、神经酰胺等成分的润肤霜。
  4. 增加室内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者在暖气旁放一盆水。
  5. 多喝水,饮食均衡:冬季容易忽略饮水量,记得每天喝足1500-2000毫升的水,多吃富含维生素E坚果、蔬菜。

别让“痒”成为你的健康盲区

皮肤是身体的“晴雨表”,它不仅保护我们免受外界侵害,也在默默提醒我们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冬季皮肤瘙痒虽然常见,但如果你发现它无法通过日常护理缓解,或者伴随其他异常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

毕竟,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一天的小选择。今天你对身体多一分关注,它就会在未来回报你更多。朋友,你还在挠吗?不如从现在开始,好好爱护自己的皮肤吧!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

中华医学杂志》相关皮肤病研究

Mayo Clinic梅奥诊所)官方医学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