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5-27 17:31
文图/王兰生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创造,从商代的原始瓷器算起,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制瓷历史,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中国古代瓷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高超的工艺水平,蕴含了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中国古代瓷器已经成为世界上收藏爱好者争相寻觅和珍藏的文物。
中国瓷器发展到清朝时期尤其是康雍乾三代时期,无论是制瓷工艺还是瓷器的颜色釉都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在多种颜色釉方面,当数康熙青花瓷最为靓丽、最为光彩夺目,康熙青花瓷是中国高温釉下彩瓷器的登峰造极的年代。
康熙青花无论官窑还是民窑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康熙青花使用云南的珠明料和浙江青料,特色是青翠浓艳,层次分明,清新悦目,被誉为“翠毛蓝”、“宝石蓝”、“五彩青花”。
康熙青花釉面肥润,色泽泛青,苍古浑朴。使用浙江青料时还借鉴了中国纸绢水墨画“分水”皱染的技法,即浓淡相间,深浅不一,看起来像纸绢上的水墨画,使得瓷器画面极富实体感。这种运用水墨画“分水”皱染的技法是康熙青花瓷独具的特色,也是鉴定康熙青花瓷的方法和标准之一。
鉴定康熙青花瓷的另一方法是看光泽,小时候看连环画,宝物都呈闪闪发光状,现在感到一点儿不假。康熙青花瓷胎釉结合紧密,加上在空气中氧化时间的磨砺,瓷面会闪出莹莹的非常柔和的宝光,行话说紧皮亮釉,非常吸引眼球。把康熙青花瓷放在一堆瓷器中,立马有一种鹤立鸡群的特殊感觉,所以康熙青花瓷的光泽就是与众不同,所谓的“一眼货”大体就是指这种感觉。
正因为康熙青花瓷给人以清新悦目的感觉,许多古玩道上的人错把康熙青花瓷当作现代瓷器,致使作者有机会在市场上捡漏,以极低价格收揽囊中。知识是力量,也是财富的源泉,多学点文化知识,长期积累,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作者对青花瓷器情有独钟,基本不碰彩色瓷器,青花瓷器是高温釉下彩,纯粹是火工艺术。彩色瓷器大多是釉上彩,釉上彩是低温瓷器,很容易造假。目前,市场上赝品瓷器成堆成山,觅一件康熙青花瓷纯属幸运偶然。作者凡碰见了老康瓷器,不管品相好坏,一律照单全收,只进不出。老康青花可遇不可求,因为博物馆里康熙青花瓷也不多,一般省市级的博物馆还没有,专程欣赏一次颇费周折,还不如自己留着自娱自乐,何乐不为呢。
(上图)康熙青花“翠毛蓝”筷子筒正面。
(上图)康熙青花“翠毛蓝”筷子筒背面。
(上图)康熙青花“翠毛蓝”筷子筒上部。
(上图)康熙青花“翠毛蓝”筷子筒底部。
(上图)康熙青花“翠毛蓝”筷子筒“分水”皱染水墨画技法。
(上图)康熙青花“翠毛蓝”漆盒。
(上图)康熙青花“翠毛蓝”漆盒。
(上图)康熙青花“翠毛蓝”漆盒“分水”皱染水墨画技法。
(上图)康熙青花“翠毛蓝”鸭嘴兽。
(上图)康熙青花“翠毛蓝”鸭嘴兽。
(上图)康熙青花“宝石蓝”茶壶。
(上图)康熙青花“宝石蓝”茶壶。
(上图)康熙青花“宝石蓝”茶壶。
(上图)康熙青花“宝石蓝”茶壶。
(上图)康熙青花“宝石蓝”茶壶。
(上图)康熙青花“宝石蓝”茶壶龙头、龙眼。